|
张广才
不知不觉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显著上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虽然说政府和社会都应关注关爱老年人的 生活 ,但作为老年人自身,如何积极调整心态,以怎样的角色演好 人生 的最后一场 折子戏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因为这不仅关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关乎家人的 幸福 指数,更关乎社会的和谐美好。
走出回忆,活出新滋味。每个过来人都有自己的奋斗史,创造过不少传奇,书写过许多精彩,到达过人生巅峰,值得回味、引以为傲的固然很多,但时与势已有不同,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沉浸在过去不能自拔,忘不了曾经的辉煌,总拿自己的昨天观照当下的现实,就会看这也不顺眼,想那也不如意,甚至为年轻人不按自己的说教行事而置气,这无疑是自寻烦恼。纠结过去已毫无意义,最重要的是向前看活好当下,从实际出发安排好新的生活,丰富兴趣爱好,拓展眼界胸襟,体验未知世界,翻开有滋有味的新一页。
保持独立,像风一样自由。老年人辛苦打拼大半辈子,一定要珍惜劳动成果,给自己留有积蓄,遇事不为钱作难,有钱才能 任性 。切不可拱手过早全部送给子女,要让子女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如今赶上了好时代,要相信子女会比我们过得更好。往往攥到手里的才是自己的,给了儿女再开口要就难了。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不怕简陋,遮风挡雨就行,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与隔辈人发生矛盾冲突,造成家庭不和,影响情绪健康。要保持行动自由,老年人把子女养大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带孙子外孙并非分内的必须,给儿女做饭更没有这个义务。所以对子女要坚持有限度的支持,有原则地爱,谁生的孩子谁带,谁的家谁打理,做到帮忙不代替,助力不包揽,让儿女在承受生活的磨难中锻炼成长。要有自主决断的勇气。不少老年人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顾虑重重,不复当年的锐气和魄力,凡事总想着孩子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殊不知湖水暖不暖鱼儿最清楚,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自己的苦楚自己体会最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自身最有发言权。皇帝下诏不必问太子,燕子垒窝干麻雀何事?为了自己的幸福,该做主时果断做主,该选择时明智选择,因为时日已经不多,再耽误就真的没有了。
理性友善,营建和谐家园。从不少家庭矛盾看,婆媳之间的冲突最为突出,有的甚至水火不容,简直不可调和。归类分析后不难发现,矛盾的双方虽然列举了大量日常琐事来说明对方有多么不好。但其实这只是现象,本质是立场出了问题,是 真情 没到,内心不够 亲近 所致。单从老年人这边来讲,不管是儿还是媳、女还是婿,在老人眼里只要一视同仁,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许多矛盾便会迎刃而解,或许根本就不会产生。现实生活中,恰恰是有的老人看自己生的儿女一 亲 遮百丑,怎么都顺眼,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对媳或婿则以 考官 或 裁判 的眼光去审视,故其缺点被放大,优点被淹没,便觉得这也没做好,那也不合意,甚至对方一句脱口而出的平常话、不经意间的一个小举动,好像都是对自己有成见,这样能处理好关系才怪呢!所以老年人首先要端正立场,视媳婿如亲生,把晚辈当亲人,亲近才不见怪,情通方能理达。要知道谁都有局限性,年轻人也不容易,况且还处在学习成长期,有毛病不周到是正常的。只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点豁达、友善和包容,就能实现与家人亲友,乃至与整个社会的和解与和谐,体会到更多的 快乐 与美好。
拥抱时代,融入时尚新生活。世界从未停下变化的脚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稍不学习就可能落伍。老年人尤其要有常学常新的精神,积极接受新生事物,关注天下大势,聆听时代脉搏,感知生活变迁,悲悯芸芸苍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努力登上时代的列车,哪怕坐在最后一节车厢,也不要被落在车下。千万不要成为一切都与己无关麻木的 局外人 ,更不要成为被时代大潮甩得老远的 原始人 ,要争做一个年长但不落伍的新人,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与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朋友说到一起、干到一起、玩到一起,更好地融入社会大家庭,成为公序良俗的带头倡导者、践行者,社会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分享到更多更新的发展成果,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
笑对挫折,从容地慢慢老去。生老病死是 自然 规律,人生一世,如同草木一秋,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秋叶黄了就得落地。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能长生不老的神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功。千万不要迷信所谓保健品,更不要迷恋各种祛病强身的功法。老年人所该做的,就是顺应天时节令,规律起居,均衡营养,适度运动,保持乐观。当有一天大病真的找上门来,也不要惧怕,再说惧怕也没有用;不要消极悲观,死神从来不会因你不高兴而吓跑。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全力医治就是了。对此既不能抱大的幻想,也要顽强地同疾病抗争,积极配合治疗,做到尽心而不留遗憾,尽可能少地拖累子女,从容安静地面对疾病和死亡,就算是临终也要为亲友留下最美的样子。
作者简介:张广才,男,1971年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