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雪(陕西)
要去杜甫草堂,其实特别方便。如今各个旅游景点的服务都很到位。只要在武侯祠出口的侧门处,买张去杜甫草堂的票,就可以免费乘座去草堂的大巴了。
草堂如此幽静,甚合我们心意。这里流水萦回,小桥勾连,古朴典雅中,既不失幽谧而又难得的清静。草堂曾经不复存在, 诗人 韦庄来到成都,寻得草堂旧址,重结茅屋,又建了遗址。草堂历经地震,经数次翻建,才有了如今的模样。脚下的每一株花草,都透着诗情画意,身边的每一寸空气,都散发出墨的芳香。一株花一首诗,一方石一幅画。诗人已故,茅屋还在,诗画还在,那份不老的情怀还在。
公元760年春,为了躲避战乱,杜甫举家从甘肃南部来到成都,投靠好友严武。严武帮他在浣花溪附近盖好茅屋,并举荐他官任杜工部。在此居住的四年间里,他写下了二百多首诗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秋风瑟瑟,茅屋破漏,已不能再遮风挡雨。抱回的茅草又被调皮的孩童抢了去,自己的明天都不知在何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已经到了这般田地,他却还在忧心忡忡,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家国兴衰牵连在一起。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场春雨正在悄悄降临,杜甫在此自种自收,与百姓们打成一片。面对突来的春雨,他即兴写下《春夜喜雨》与民同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长安沦陷,居无定所,目睹战乱,他在《春望》里诉说着他的惆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当他听到朝廷收复失地,单一个 喜 字已不能表达他此时的 心情 ,看来只有用 喜欲狂 了。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身处战乱,面对百姓流离失所,使他的身心饱受折磨,一家人整日栖栖遑遑,四处漂泊, 故乡 时时在心底萌芽。心中的那份怅惘、这种痛苦,到如今又岂是安居乐业的我们,仅从几首诗中就能感受到、就能理解的?现在,我们之所以来纪念他,恐怕也不仅仅因他是 诗圣 ,也因为在他的身上闪烁着那份高于常人的对国家、对百姓高度的责任与忧患意识的光芒。
不觉间,赶巧走到一组春夜喜雨的石像前。这里复制了当时的场面,一位妇人望着突来的春雨,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和期盼,她的两个孩子,站在旁边,欢喜得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去触摸无数雨滴。杜甫一手背后,一手摊开,神情自若地望着远方。看着杜甫伟岸的雕像,我无限敬仰地走上前去,牵住了大诗人的手,问一声,可否同吟一首《春夜喜雨》,可否再书一首《兵车行》?问一声,那年的秋风是否让你夜不能成寐,此时的喜雨又是否能让你稍有安慰,又是否在心底无数次地祈求过,从此,再无战乱,从此,让百姓都能过上安宁太平的日子?最后,再弱弱地问一声,如今的草堂可还住得满意、舒适?
竹林翠荫,与友围坐石凳。一边闲聊,一边闲看灰喜鹊在竹林里蹦来蹦去,啄着地上的食物。真想在这里,静静呆上一整天。来与不来,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茅屋早在千年前就已经不朽。
●作者简介●
蓝雪,陕西咸阳人,热爱 自然 ,喜欢旅游,爱好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