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收起左侧

浅析摩尼教以及其在回鹘的发展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2310
主题
61
精华
0
墨水
156

发表于 2022-2-27 18: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代西域持续时间最长的宗教之一摩尼教。叙述了摩尼教的形成、发展、影响、兴盛和衰落。阐释了摩尼教的哲学思想以及基本教义“二宗、三际论”与仪规“三封”和“十诫”。介绍了摩尼教在西域回鹘的发展、回鹘是最早信仰摩尼教的古代民族,且将摩尼教作为国教。
【关键词】 回鹘;摩尼教;二宗;三际
一、摩尼教概述
在公元三世纪中期,波斯人摩尼创办摩尼教,在我国摩尼教有很多名称,如魔教、明教、明门、或者牟尼教。他通过吸取了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思想建立的一种新的宗教,建立摩尼教。摩尼教的根本教义是以二宗为本体论、三际为时空观;以三封、十诫作为主要戒律。此外,摩尼教还实行教阶制度,教主是最高阶层,其次分为教师、教监、牧僧、选民、听众。教师、教监、牧僧是教职人员。选民、听众是信徒,选民要尊三封,听众可以吃肉、喝酒以及娶妻生子。
二、摩尼教的形成
早期维吾尔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生产力十分低下,主要信奉萨满教,认为萨满具有可以控制自然的能力,崇尚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论并渗透到维吾尔族等北方民族的各个方面,长期作为了维吾尔族社会中的精神支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当时新疆各族从游牧生活向传统农业定居的需要,而袄教正符合了这一特点,从而维吾尔族先民接受了袄教。经过发展仿效唐朝的封建体制,通过发展经济贸易,学习了中原的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摩尼教的传入并取代其成为回纥汗国的国教。
三、摩尼教在西域回鹘汗国的发展
在公元762年牟羽可汗从唐带回四位摩尼教僧人以后,进行了传播,而摩尼教恰好适应社会发展,能够适应统治者和社会的需求,原有的宗教因为基本教义非常落后,无法适应人民的各种需求,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想代替一个旧的思想,而摩尼教正适应了回鹘统治阶级的需要。在遗留的残片中摩尼以教主的身份对人民说:“聪明和热爱灵魂的人,应该把日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为国王和贵族们服务,让其满意,保护贵族的尊严;第二部分是从事世俗事物,耕耘,分配,做买卖等细致的规则。”这里说明摩尼教的教义以善、恶二元论的思想帮助高层阶级统治,从政治上赢得了回鹘高层的青睐。达到“无论来朝、无论去国,非摩尼不能成行”的程度,回鹘可汗敬重摩尼教师“等于宰相”、“其亲信等于骨肉,其关系可知也”。摩尼教既然能成为回鹘“国教”,所以它的地位在当时是十分高的。
四、摩尼教的哲学观点
1、摩尼教的“二宗”本原说
摩尼教的“二宗”本体论,其中“二宗”是指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而摩尼教把光明和黑暗作为世界的本原。摩尼教的“二宗”观,本质上是一种善恶二元论的宗教思想。并且还借鉴了其他宗教的内容。其认为光明与黑暗是两个互相对立的王国,谁也不生成谁,也不消灭谁。其中光明王国里充满善良、和平、光明等,而黑暗王国有烦恼、病痛、疾病等。善人死后可获幸福,恶人死后要进地狱。这里也可分析出通过对立产生争斗从而形成世界。
摩尼教还用两棵树来代表“二宗”这个观念,一颗是光明活树,一颗是黑暗死树, 光明活树在光明之城里生长也可以在黑暗之城里生长,而黑暗死树只能生长在黑暗之城里,光明和黑暗对立斗争,二者合理造成世界。摩尼教认为善和恶是对立矛盾的,所以要将善和恶分开来。“二宗”其实是摩尼教的本原思想,世界有两个各自独立的、对立的本原,善与恶,光明和黑暗就是其中两个最初的精神实体。
2、摩尼教的时空观“三际”
摩尼教的“三际”是包含三个“际”,即“初际”“中际”“后际”,这里主要是指摩尼教的时空观,摩尼教的三际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时空观,他是由人想象出来的一个世界变化的过程。
从“初际”即过去开始,黑暗的力量入侵了光明王国,此后,光明和黑暗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初际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慧,暗性愚痴;诸所动静,无不相背。”光明力量打败了黑暗力量,但是善恶分子已经互相结合混乱在一起,假如不把光明分子从黑暗分子中脱离出来,光明王国将彻底失去很大一部分力量,而造成这个王国是不完善和不纯净的,那么就到了“中际”的发展。
在“中际”中,魔王及其所属的五类魔等黑暗力量侵入了光明王国,大明神为了对付黑暗力量的侵入,为了斗争,召唤了他的使者。在漫长的争斗中光明与黑暗的分子构成了杂多的现实世界。光明之神在战胜黑暗的力量之后,从五类魔的死尸中把那些受到污染的分子造就了天上的星群,光明分子造就了日月,把其中解脱不出来的分子的皮盖造就了苍穹,用他们的尸体造就了大地,抽出他们的骨头造就了山川和海洋。这里具体体现了在摩尼教对世界形成具体的理解,日月、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中后际就是光明战胜黑暗,天地人伦从创造到劫灭而复归于初际的过程。中际不仅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它从 “暗既侵明”到形成天地,造成人类,直到地球彻底毁灭为止。
经历了黑暗力量侵入光明王国,也就是从“中际”即现在,发展到“后际”即未来,展示了日月天地从创造到劫灭而复归于初际的过程。“后际者,教化事毕,真妄归根。明既归于积暗,二宗各复,两者交归。”这里说明世界恢复到了太初,但是这并不是发展,最后又回到初际。至此可以得出,摩尼本人对这个体系世界的本原、形成、未来的解释,也就是摩尼教的宇宙观。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没有实体,所以说他的“三际”和 “二宗”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形而上学的。
3、摩尼教的思想道德体系
“忍”是摩尼教的道德思想核心。其中体现在“三封”“十诫”,也是在整个哲学体系占有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之所以是“忍”为核心,因为在摩尼教的整个宇宙观中,看不到现实世界的光明,对现实的态度是否定、悲观的,所以只能把希望放在了未来。这里也和“二宗”观和“三际”观有很大的联系。
4、摩尼教的哲学对其影响
在上述从本体论到时空观和道德体系,摩尼教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宗教哲学体系,从对世界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对人性、人生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虽然对世界的、未来世界、时空等等一些哲学问题都做出了唯心主义的解释和回答,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采取了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但是摩尼教不主张积累财富,讲究平等、平均主义、坚信光明会赢得黑暗,用善恶二元论哲学思想和“三封”“十诫”来规范统治下层阶级。
五、摩尼教的兴盛和衰落
摩尼教被定为“国教”后,便在回鹘汗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外交各个方面广泛传播,同时牟羽可汗为了使摩尼教在全国传遍,曾下令,在每十户摩尼教徒中设立一名“宗教倡导者”。摩尼教为其国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受到萨满教的阻碍和打击,据《牟羽可汗入教记》残本记载:“……要遇到大的危险,大的压迫,在什么地方一旦找到摩尼教徒,就全部杀死。一个活的也不留。”这里说明当时摩尼教的发展经过了相对残酷的斗争。
【参考文献】
[1] 肖万源.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 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民族大学版社,2006.
[3] 张国杰.摩尼教与回鹘[J].世界宗教研究,2000.
[4] 王小浦.回鹘改宗摩尼教新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5] 王小浦.摩尼可汗和摩尼教[J].窗体顶端.
[6] 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M].中华书局,1987.
【作者简介】
溫 浩(1990-)男,山西太原人,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哲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