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经济革命从改变思维开始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2006
主题
72
精华
0
墨水
184

发表于 2022-2-27 1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竭力推动美国重新繁荣制造业,美国实业“空心化”现象并未得到显著缓解,金融危机仍是笼罩在美国大地上的浓重“雾霾”。尽管欧洲各国采取各种措施,仅仅是舒缓了纠缠日久的“债务危机”,欧洲仍未找到走出危机、开创未来的新型道路。受此世界两大发达经济体影响,已联成一体的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世界不同地区经济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目前仍是迷雾重重。与此同时,上个世纪科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异常频繁,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危机,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环境破坏现象尤为严重。笔者写作此文的同时,雾霾弥漫在中国中东部各大中城市,恶化了空气,影响了环境和人类日常生活、工作。
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走入阶段性的“困境”。如何走出这个困境?里夫金给出了答案,以新能源和互联网结合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且书的副标题是“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通读本书,感觉里夫金的这一论述主要是基于人类活动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下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的一个大胆设想,并且得到初步实践证实。他在书中论述的“革命”,主要指通信与能源领域相结合产生的革命。在笔者看来,其之所以新颖并且引起众多思考和议论,恰恰在于其对未来发展路径的革命性思维。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证实,改变世界往往首先要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突破,往往是从思想领域的革命开始。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前,通过文艺复兴、德国宗教改革、法国思想启蒙,欧洲社会从思想家到普通民众,对人的主体性认识突破了以往旧宗教哲学思想的束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那时的思想氛围中,对人类社会的活动能力产生了高度自信,认为世界和环境是可以被开发和改造的。也正是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爆发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正如里夫金在书中所说,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号称“精英能源”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些能源的生产地点是局限在特定地区,生产方式是挖掘开采,故需要政府派出武装力量占领、抢夺和保卫,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地缘政治运作,此外,还需要集权、自上而下命令的控制体系,也相应产生了高度集中的大公司“筒仓模式”式的封闭控制、垄断能源行为。这种模式有利于集中资本,促进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
但是,这种模式发展的代价就是环境受到破坏,资源不断被开发殆尽。当自然被破坏到一定程度,自然就变成了人类社会发展最大的敌人。甚至,在工业革命前的人类社会发展中,那种把自然当做开发利用“资源”的世界观,也终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一点,里夫金在书中提到了多处例子。现在的环境问题不说,像我们比较久远的古罗马的衰亡,里夫金竟然从他们的活动超出自然承载能力角度分析其衰亡,实在值得读者深思。
目前来看,这种对人类活动能力盲目自信、把自然当做对立之物的思维指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走入困境,急需我们探索新路。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里夫金给出了一条未来发展新路的设想。他提出了重在分享、民主的分散式能源生产与共享模式设想,其主要内容是民众可以借助新兴能源生产设备个体发电,制造能源原料是随处可见的太阳光、风、地热、生物能,甚至是废物垃圾等,都可以用来发电。用不完的电可以集中到能源互联网中互通有无。因为原料无处不在,所以能源生产突破了地域限制;因为原料的可再生性,能源制造也就具备可持续性,并且把自身行为融入到自然中去。
当然,里夫金也指出,这种设想的成功建立在新通信技术与新能源生产系统革命的成功结合基础上。并且,里夫金在阐述此革命内涵时,不是就模式谈模式,而是始终强调了分享、合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圈意识,他指出要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同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未来要坚持推动能源的可持续性生产等等。他提出的新经济革命的模式,也正是建立在对以往思维指导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遇到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尝试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新的探索之路,一种与自然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与前文相对应,他还提出了美国早期的“谷仓模式”,指出这才是未来人类发展的行为之道,即整个社区的人聚到一起,合伙建设谷仓。并指出,现代社会,随着能源生产的分散化,传统的以往以邻为壑的思维观念和做法应该得到摒弃,应该超越地区、洲际,建立跨地区、跨洲际联盟,如此,才会产生新经济生产的“乘数效应”,才会产生不同的相关产业发展岗位与机会,世界才得以改变,美好未来才得以显现!于是,人类交往的方式、经济活动的方式、政治权力的格局、文化理念等等,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首先,分散式的能源生产与分享系统,将改变现在大公司垄断能源生产与分配的格局,也迫使他们做出改变,以适应扁平化的能源生产与分享形势。随之带来的是,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产业的大发展,并带动众多相关联产业的发展。而且,因为认识到人与自然同属一个生态系统,在经济生产的设计与具体运作中,将保护与融入自然作为为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时,也将改变现有经济生产模式,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乘数效应。其次,以往化石燃料的生产集中在世界部分地区。也正因此,对这些集中地区的控制与反控制,成了20世纪世界政治的主要焦点之一。能源丰富的中东地区,战火纷飞,是个很好的例证。但是,随着能源生产的分散化,能源可以随处采集和生产;加上互联网的调配,能源可以及时、便利获取,政治控制与争夺便失去意义。同时,能源生产的分散化与分享的民主化,也无形之中影响政治走向分享、民主、合作等新的政治理念。再次,以往能源分享的集中化体制,使得人类生活越来越集中于大城市。正如里夫金在书中所说,“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核心区、拔地而起的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城郊大片房地产业和工业区的繁荣”。但是,随着能源分享的网络化,能源的获取不再成为考虑因素后,人类的居住地点便更加随意和契合人性,而不再受制于能源等外在因素。最后,里夫金在强调分散式生产、网络合作与分享的思维指导下的新工业革命的时候,着重强调了面向未来要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强调生态圈意识。这将改变我们现有的文化认知和认同,同时,也将使得我们教育的理念与核心价值得以校正,重新回到人与自然这一生态系统中来,而不是人被异化成“物外之物”。
他的这些新型发展理念的提出,确实掐中了当下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病脉:“只见物不见人”、集中体制下的官僚化、封闭化等问题。从里夫金的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美好希望。他的“第三次革命”思维,也引发和丰富了读者跳出现有格局对走出当下人类困境的思考。通过他的这些论述,我们看到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可能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化,也更看到了内嵌在这些变化背后的“新革命”思维。正如里夫金在书中讲到的,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变,最艰难的部分在于观念的改变而非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民众的认知。思维的创新,对技术和新经济革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乔布斯之所以能带领苹果公司在前十年的科技市场中翻云覆雨,推出一个又一个引领市场需求的产品,就在于他推动了科技产品设计理念的思想革命,创造了市场需求。也因此引领了手机从传统按键式向触摸屏、从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演进的革命性发展。面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困境,我们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推动思维革命,重新思考人类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以及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未来之路的探索,首先是观念先行,思维先变,才会有行为的改变,也才会有世界的改变。也正是基于此,无论如何,应重视和鼓励里夫金等对未来世界发展之路的探索。因为,也正是在这样的思考和探索中,我们才会思考和发现未来之路。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里夫金的这一思维革命,固然美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困难重重。比如如何说服大公司放开能源的并网,让新生能源并入到现有电网平台中去;在新能源还没完全稳定发挥作用和开采成本高于旧能源时,如何保证大公司对它的支持?新能源生产设备的研发和推进,新能源采集成本的降低等等,都是里夫金美好设想之路上的困难之林,如何一个一个铲除,最终达到理想之地,里夫金自己也坦言,还在摸索研究中。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杨振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