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深基础施工中出现流沙、管涌现象的防治方法
南通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朱万连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深基础施工中出现流沙、管涌的成因分析,提出了较有实用性的预防流沙、管涌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关键词:流沙、管涌、深基础、承压含水土层、不透水土层
1、前言
在深基础施工中,对基坑的降水要求通常是基础施工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一般工程而言,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如轻型井点降水、深井降水)或抗渗围护等措施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是当遇到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如各土层之间的渗透系数差值过大、土层夹有渗透系数很大的粉砂层、地下存在不透水土层和承压含水土层以及基坑附近有人工水管漏水等)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利。笔者在进行通医附院门急诊大楼的基础施工时,就因地下承压水造成管涌而拖延工期一个多月。因此在深基础施工时,对基坑降水和预防流沙、管涌的措施应特别重视。本文根据多个工程的施工经验与教训,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就深基础施工时出现流沙、管涌现象的防治方法作一粗浅的总结。
2、出现流沙、管涌现象的工程实例
2.1工程实例一:常州勤德家园高层住宅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5.5 m,局部电梯井的部位基坑开挖7.5m,正常地下水位深1.5m。方案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做人工降水,放坡大开挖,电梯井部位的深坑周围采用二级井点降水。在大面积开挖时,坑中土体干燥。当电梯井部位深坑挖到7.5m时,土中未见渗水现象。由于设计变更,电梯井坑加工深至8.1m,在补下深坑周围二级井点时,突然出现地下压力水经二级井点立管的砂井上泛,很快即形成管涌。在64m2的深坑中,共有6个管涌点,总流量可达到20m3/h。承压水头的标高超过了地下室底板的底标高,造成地下室按常规情况无法施工。
2.2工程实例二:上海某住宅楼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4.5m,局部电梯井基坑开挖深7.5m,基坑采用二级井点降水,在电梯井深坑开挖时,坑底土基本干燥,但在边坡上的粉土夹层中出现土层流沙造成塌方。
2.3工程实例三:南通某住宅楼,地下室基坑采用深层搅拌桩作抗渗围护,坑内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局部柱基承台开挖深坑,最大深度9m。在其中最深一个柱基承台开挖时,沿工程桩的周围出现多个管涌点,管涌最大流量达到15m3/h,致使坑中积水造成深坑淹没塌方。
3、流沙、管涌成因的分析
3.1流沙的成因
土体在受水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形成流沙。动水压力是产生流沙的一个重要因素。产生流沙的临界条件为:
I=(ρ-1)(1-n)
I—临界水力坡度
ρ—土粒密度
n—土的孔隙率
在基础施工中易形成流沙的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
(1)坑内采用明排水,坑外地下水位高于坑内抽水水位,地边坡上的地下水渗出点部位易出现流沙。
(2)基坑开挖深度超过降水设施的有效降水深度,坑底易出现流沙。
(3)基坑降水效果不佳,在土中含水率大于30%或孔隙率大于43%时,在有效降水浸润线以下易出现流沙。
(4)土层中有厚度大于250mm的粉砂夹层,粉砂层的渗透系数远大于其它土层,地下水从粉砂夹层中横向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