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看2014年数字出版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4433
主题
58
精华
0
墨水
146

发表于 2022-2-21 20: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传统出版企业对数字出版的探索变得积极、主动,从机制和全产业链等各方面进行着全新的探索。
又到年底,2014年的数字出版给我的感觉是,自上至下逐渐趋于理智、务实、自主、个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推动力度加大,越来越具体
2014年,从政府层面,推动指导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越来越具体。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产业推进处多次组织召开或出席相关会议,交流经验教训,给出了详细的路线图。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科技与标准管理处处长冯宏声和产业推进处处长王强的公开授课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反响。他们对有关数字出版的一些言论进行了分析,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以正视听。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创建战略规划;②梳理企业在出版社市场表现现状;③建立专门团队;④整合优质特色内容资源;⑤夯实技术设备基础;⑥开发产品和服务;⑦搭建发布分销平台;⑧探索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⑨提供专业知识和信息服务;⑩实现转型升级。冯宏声和王强还和大家探讨了很多具体问题,包括:数字出版发展的症结在哪里;关于数字出版,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等。这种具体的指导影响到了诸多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及中层主任等。
二、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数字出版
财政部中央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文资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布文件,支持出版社进行数字出版,包括软硬件产品购买、内容数字化加工和投送系统建设。
100多家出版企业通过项目申报和答辩,获得了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实现了投入落地。
三、数字出版变得冷静理智
2014年,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从喧闹变得平静,从大大小小的新闻发布会,变为产品和服务的低调研发和小范围内部交流。
出版企业从感性变得理智,从“不提数字出版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变为低调做事;从攻城掠地,号称平台一年要上XX万种电子书,变为固守自己的内容资源;从创业互联网企业忽悠风投,变为数字出版企业专心分析受众立足市场做事。
四、传统出版社逐渐走出边缘走向中心
一直以来,数字出版的主导者都是技术商、平台商或者运营商,出版企业一直居于边缘地位。201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从技术商、平台商、运营商主动找出版社,洽谈项目,变为出版社利用内容资源自己进行产品研发。传统出版企业正在主动进行探索,不再只是提供内容给数字出版商,由别人进行数字出版。
传统出版企业正在从边缘走向中心,主动策划产品或服务,搭建平台,掌控用户,进入产业链中下游。目前的情况是,技术商、运营商、平台商、传统出版商,大家都是主角,或者都不是主角,数字出版正逐渐进入无主角时代。
出版企业冷静、理智、务实,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而且,是根据自己的内容优势和资源优势,个性化地进行着。
五、数字出版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化
各传统出版企业的内容、渠道、用户特点,均有不同。如科学普及出版社,主要是科普图书,公益性强,立足于中国科协渠道;人民军医出版社,医学内容资源丰富,主要立足于总后渠道等。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说,只是向电商平台、移动运营商提供已有纸书原版原式图书内容,低价销售电子书获取分成,回来再与作者分成,这样单一的“数字出版”模式,事实证明是不成功的。
2014年,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模式走向多元。如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从多个产品、多个渠道、多种用户出发,做不同的数字出版产品销售与服务。
六、传统出版企业数字出版的个性化探索
大众出版 如果传统出版企业没有特定资源,没有专属可控的渠道,要走大众销售,很困难。传统出版企业要以自己为主,在精品化、专业化、公司化、走长线上多下功夫,不能机械照搬别人的做法和经验,而是进行个性化探索。在此方面,中信出版社、磨铁图书公司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专业出版 如果传统出版企业拥有特定资源,多年形成的品牌,尚可进行数字出版探索,如医学、法律、金融、专利文献等。这些出版企业可以将内容深度加工,结构化,碎片化,形成专题数据库,销售给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形成收入。在此方面,人民军医、法律、知识产权、中国社科文献等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教育出版 数字出版取得成绩的好坏,与纸质图书市场占有率、渠道和用户的掌控能力有关。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也与地方政府对数字出版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关系。教育出版社如结合“三通两平台”,以电子教室、电子书包等方式,提供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内容也有不少有益探索。在此方面,外研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云南教育出版社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七、探索数字出版业务运行机制
2014年,由于数字出版中心这一内设机构和机制不能满足数字出版业务发展的需要,各传统出版社纷纷注册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业务公司,或将音像电子出版业务转化为公司,加入数字出版业务。
这些公司的业务内容,细化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根据用户需求,重新包装已有产品,打造全新的产品,做细做透。这些公司与渠道商合作的同时,尝试建立自己的渠道并逐渐掌控用户,积极介入渠道的营销推广之中,提高在渠道的话语权,而不是急于求成。如人民卫生、中信等出版社。
八、全产业链运营
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进入了理性化、个性化、主动化的探索阶段。出版企业领导开始真正重视,分析自己企业的内容资源、渠道优势,建立全新的组织架构与团队,建立激励制度,形成良好运营机制,打好基础,发展用户。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提供现有电子书,供平台商、运营商销售。他们从内容策划、产品研发、营销推广、销售都环节,都控制在出版企业自己手里,或部分控制在自己手里。例如,作家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等。
以科学普及出版社为例,该社的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科普——大众出版——多媒体电子书,公众阅读,政府买单,科协渠道;第二,科技——专业出版,专业学术数据库,专业人员阅读,科研项目课题买单,公共和高校图书馆渠道。第三,教材教辅——教育出版,全课教辅图书出版资质,中小学教育渠道,提供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内容。这是科普社和其副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探索之路。
该社目前没有成立独立的数字出版部,由总编辑亲自抓,协调编辑、技术和销售部门,在目前的出版社中,也是比较独特的。他们根据自己特点,如中国科协下属的科学普及类出版社,国家对科普有一定的财政投入,科学普及有其公益性质,出版社据此发现内容和渠道的优势,走科技系统和科技馆渠道,弥补其在大众渠道销售,版权保护缺失、个人买单动力不足的问题。
九、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更加理性
出版企业的冷静表现在,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不再向平台商提供电子文件。也有许多出版社,观察多于行动。究其原因:他们认为,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不能盲动。这也是理智行为,只要不是有些消极,也可以理解。
十、民营教育出版商的数字出版探索步子加大
进入2014年,一些大型民营教辅商或推出不少新的数字出版产品,或是已有业务取得明显进展,发展快速,进步飞跃。
如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手机电视自问世以来,已销售近30万台。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5·3、3·2书系的网络、Web、手机应用可快速实现错题整理、变式题推送,从而有效结合图书与网络。安徽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数字产品与纸书互动,社区互动,锁定用户、定向推送。江苏春雨教育集团在今年3月正式上线”教考通”智能化教育资源平台,相关的“组卷通”、“在线评测”系列产品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江苏可一文化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人通、电子书包等项目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有限公 司在今年3月成立了北京望远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事数字教育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推出了“好教育”云平台。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大力推动“全媒体数字教育网”“中学生淘课网”向中学生自主学习网站“超市”迈进的态势。
总之,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进入了理性化、个性化、主动化的探索阶段。进入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而不满足于只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提供内容,不能掌握策划产品或服务,不能掌握渠道和用户。尽管这一过程,仍在进行之中,还没最终完成。
(作者单位系果脯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