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收起左侧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的模式选择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9412
主题
40
精华
0
墨水
116

发表于 2022-2-21 20: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得以出现并发展,成为人们外出休闲、娱乐、放松及活动选择方式之一,其发展的认可度也逐渐上升。但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资金筹集、利益相关均衡性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选择恰当的旅游模式,最大限度挖掘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积极影响。
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模式选择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23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晚,在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大力发展,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乡村旅游发展多是按照固有的模式寻找发展路径,忽视乡村旅游发展大环境,最终使得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千篇一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另外,乡村旅游开发缺乏合理规划,过度开发造成恶性竞争,乡村旅游产品的配套及服务落后不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理。为此,选择恰当的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向着高层次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的意义
丰富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可避免是进行模式选择,具体而言,模式选择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需要满足游客多方面的旅游诉求,有助于当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乡村发展的独有特征。乡村旅游模式选择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1.有利于乡村生态平衡的维护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因为乡村旅游景观是有限的,不能无节制的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乡村资源的开发中维护好开发的度,找到相应的平衡点。事实上,乡村旅游发展“度”体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内,必须控制和限制旅游规模。发展中还必须形成环境宜人的整洁旅游胜地,树立乡村保护环境,保护顾客意识。此外,将乡村旅游环境的建设与和谐统一,提升环境的整体发展水平,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乡村旅游顾名思义,具有一定的乡村性,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是乡村性核心载体,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凸显乡村性,保持民俗风情的原貌。为此,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坚持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注重教育传播,使得居民在当地文化传播中达成共识,促使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发展和传承。
3.有助于拉动乡村经济增长
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乡村旅游合理的开发,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能够拉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中不仅需要保护环境,还要保障经济效益。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积极维持乡村旅游产业日常运转,并营利。产业投资者的合理配置能够最大限度获取乡村居民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对其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
二、乡村旅游的景区类型
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必须要确立景区的类型,它能够有效地对资源地进行挖据,做好准确的定位,并做好竞争分析。结合旅游地自身的优势,避开激烈的竞争,寻找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按照旅游资源的发展属性将旅游景区分为依托资源和依托市场发展的乡村旅游。
1.依托资源
乡村旅游中依托资源优势进行资源开发的旅游资源特色比较突出,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可以说,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及条件,是天然的旅游胜地,还是社会及自然发展进化中具有的长久积淀产物。由于资源依托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此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2.依托市场
旅游消费中的消费弹性较大,为此,旅游市场的消费潜力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具有较大的关联性。由于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匮乏,这就表示以市场依托的发展为旅游景点。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为此,城市生活节奏和压力不断增强,城市居民开始向往返璞归真的农村生活。乡村旅游依托城市消费市场开始发展旅游业,即便是缺乏旅游资源,但他们开始重视人工乡村旅游的开发。如:陕西的花田公社,依托市场,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庄园。在2015年乡村旅游热的大潮下,花田公社乘势而起,正在建设花田御温泉、步行风情街、生态餐厅和以花谷、花海、花房、花浴为纽带的爱情林、桃花岛、七夕园、感恩园等四大主题园区。这里不但是兴平人的城市公园,更是年轻人“牵手花田,共沐爱河”的浪漫港湾。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既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还是自由开放式的消费市场,依托市场资源,挖掘乡村旅游发展中隐含的经济潜力。
三、新农村建设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的旅游模式选择
由于乡村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为此,选择发展时应当根据当地经济、政策、地理位置的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为此,文章就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模式选择进行分析。
1.欠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受到观念、历史及区位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但是这些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封闭、劳动力素质不高,相应地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相对缓慢,城市发展严重滞后。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经济发展而言,欠发达地区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走的是规模开发、规范开题及主题开发的发展之路,该发展模式借助强有力的外力作用及引导,促进其发展。基于开发主题的角度而言,比较适合混合开发模式,混合开发模式中包括政府、公司、农村、农户等,政府出面进行引导,公司重视投资、开发与管理,农村复杂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及经营,规范和约束农户经营行为,农户则积极参与到乡村的旅游经济中,试图打造极富有风土民情的乡村旅游氛围。基于产品的开发角度来说,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模式多是重点开发,它依托自然农村景观、深厚历史景观及民俗风情,尽可能满足游客返璞归真的求知心理诉求。
2.发达国家地区乡村旅游模式
发达国家级地区中,现代化发展水平高,交通便利,工业化、信息化水平高,地区的政策法规及法律访必将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中乡村模式具有选择的灵活性及可塑性,它依据对乡村不同发展层次的适应性作为特点,进行开发。就具体的发展模式而言,乡村旅游的几种模式选择主要是社区主导型开发模式、混合开发模式、联合开发模式及自主开发模式等。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中社区主导开发模式具有高水平的管理及组织的完善,并且有利于乡村旅游产业化模式的发展。混合模式通过地方政府、旅行社、乡村旅游社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完善管理水平,借助资金的投入,改善旅游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服务水平。联合开发模式利用较为便利的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化整为零,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发展。有些乡村依托区位优势,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开采用自主发展模式,如:一些农村距离大中城市的车程距离在2个小时内,且具有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自主进行开发。由于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程度不足,极性也不高,加上村民经济条件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其投资力度和差异度比较大,为此,它在外来资金的吸引中,造成资金现状的不足,建议当地政府进行引导。使得银行贷款用于前提的建设投资,在行业内部分布化肥,积极发展不同产业,形成发展服务链,使得村民能够从中获利。
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旅游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还为其他行业、部门重新开辟了新的发展可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相应地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促进产业化经营与发展,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它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极大程度上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提高了农民的增收及收入,对于农民而言,它还能够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入股发展提高分红收入。事实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城市游客,这些游客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还带来了新的城市信息,将新理念传递给农民,可以说,这给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还使得文化发展成为一种自觉活动,全面提升了农民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及精神世界生活,提高农民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素质,积极促进都市与精神文明相互发展和对接。
五、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中新的发展对策
1.细化乡村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多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开发,为此,避免笼统旅游模式发展,需要对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进行细化,在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下,划分旅游市场,并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具体的旅游产品,确保旅游市场积极开拓,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进而凸显乡村旅游的优势及特点。如:传统艺术游,我国西北一些乡村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包括皮影、剪纸、泥人、信天游等等,为此,在对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突出各自的艺术的价值,让关中农村发展皮影、陕北农村发展信天游等等,让不同乡村术业有专攻,满足游客更深层次的感官需求。
2.加强乡村旅游制度化建设
新农村建设下,乡村模式的发展立足于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规范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加强对服务业质量进行评定,积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提升机改进。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积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及策划,促进传统思想的改变,提升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程度,并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城镇化建设,还能够为富足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解决农村发展中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中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模式,为乡村旅游良性化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剑英,邱云志,熊明均.初探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以汶川县照壁村、萝卜寨村为例[J].商业研究,2008,06:176-179.
[2]周继霞,彭丽.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与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9:110-112.
[3]郭刚志.新农村建设导入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3:60-63.
[4]马静花,张爱国.大阳镇乡村旅游主导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3:51-54.
[5]周文奕.低碳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