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一:适当走动。
有的人演讲时从头到尾一直站着不动,这样整个人所处的状态其实是非常拘谨的,本来演讲就容易紧张,站着不动就更加会加剧这种紧张。如果现场可以,不妨尝试适当地走动,比如左右走、前后走等,这样,人的身体会更放松,紧张程度会降低,演讲的状态也会更好。
方法二:提气发音。
即在演讲时不能单纯地用嗓子,而是提丹田讲话,并适量增加音量。如果只用嗓子讲话,人一紧张极易造成声音的发颤。提丹田讲话整个人的气场和声音的力度会大大增强。我们所说的底气足为什么用底气两字其实就是下腹的丹田之气。多用丹田之气去发音讲话,就会起到支撑嗓子声音的作用,声音就不会颤、不会飘。另外,为什么适当增加音量因为丹田会推着声音增强,所以音量要随之提升,而且声音就是这样,越大越会有底气,越小就越容易发颤。
方法三:学会停顿。
缺乏演讲经验的人在台上演讲时,总是会不停地讲甚至不知不觉地在加快速度,生怕自己一停下来会忘词。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为什么适当地停顿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有调整气息的足够时间,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有声语言的节奏感,而且停顿时也是绝好的与听众眼神交流的机会。在演讲时,适当地停顿一至三秒都是很正常的。所以学会停顿吧。
下面给反分享一些演讲时声音的发抖的原因:
演讲发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呢
1.思想认识方面造成的自卑心理
演讲者只看到别的演讲者的长处,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全面否定自己。特别是有专家或领导在场时,这种心理就表现得尤为强烈,总觉得自己说出话会贻笑大方,以致讷讷而不能成言。
2.不习惯当众说话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理性的自我形象,总希望别人用赞许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用较高的标准来评价自己。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当众演讲有许多未知的因素,他的理性的自我形象面临一种危险和挑战,一旦面对这种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他不能及时调整,准确把握,自己的内在体系一旦受到破坏,紧张感、怯场感便油然而生。
3.缺乏必要的准备
这里的准备,指主客观两方面的准备。主观上,上台之前,没有仔细推敲文稿,没有熟练地记忆,没有精心地设计,对于上台后的成功与否没把握,走上讲台自然会心虚,进而导致怯场。一旦某句话没讲好,某个动作没做好,或某个地方忘了台词,就会使这种紧张心理加剧。客观上,事先没有熟悉客观环境,对会场大小、听众的人数、发言的次序、讲台布置气氛等不了解,一上台感到陌生,随之会产生紧张感。
4.身体状况不佳
不好的身体会分散演讲者的注意力,影响其情感的投入,使精神面貌不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