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收起左侧

打造“湖北版美敦力”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7740
主题
43
精华
0
墨水
110

发表于 2022-2-27 18: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疗器械在武汉大健康博览会上表现抢眼。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几乎完全被美敦力、欧姆龙、西门子、飞利浦等外企占领。直至2009年创业板开市,一些中型医疗器械公司才陆续出现。
湖北医疗器械产业在中部具备一定优势,但拥有原创性技术的企业较少,且缺乏规模较大、具备“整合者气质”的研发生产型公司。
那么,如何让湖北诞生美敦力这样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破局之道在于营造产业生态,并推进龙头企业并购重组。
“重药而轻器”
医疗器械、药品是现代医疗两大手段。从全球看,器械、药品消费额几乎一致,而我国则长期“重药而轻器”。
医疗供应链管理机构医械汇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去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5304亿元,同期药品规模1.71万亿元。
东莞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除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外,该现象与过去“以药养医”的行业规则有关。
相对于制药企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上市公司数量、规模都不在一个层级。
2018年,A股中药、化学制药上市公司共161家,总营收为6183亿元,而医药器械上市公司仅52家,总营收为989.29亿元。
国内医疗器械领跑者迈瑞医疗去年营收为137.53亿元,而云南白药同期营收为267.08亿元。
湖北也是如此,专注POCT(即时检验)快速诊断试剂与检测仪器的明德生物去年营收1.77亿元,而人福医药为186.34亿元。
若将国内企业拿到全球范围内比较,差距则更为明显。美敦力去年营收为299.53亿美元,是迈瑞医疗的10倍以上。
在质量、工艺方面的差距也很明显。
曾有人打开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与几款国产血压计外壳,前者内中仅“一块线路板、一根线”,而后者为“一板多线”甚至“多板多线”。
不过,以上现象恰恰说明国产医疗器械是个待开发的富矿。
尤其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收入水平提高,医药卫生重心从治疗向保健预防转变,血压计、血糖仪、雾化、呼吸机在内的器械销量日渐增多。
对此趋势,总部位于湖北的九州通早有預判。作为贴近市场终端的流通类企业,九州通十多年前便将医疗器械列为战略板块。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总经理付雄告诉支点财经记者,近年九州通通过收购或新设等方式,已成立了近50家医疗器械子公司。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6年九州通医疗器械与计生用品业务销售收入为48.71亿元,2017年为69.76亿元,去年增至112.21亿元。
全国范围来看,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医药器械企业虽然体量不大,但近三年营收增速均已超过了以云南白药。
前文所提的东莞证券研究报告还指出,“以药养医”逐步破除、医疗器械医保覆盖率的扩大,对行业发展都将有所利好。
兴业证券一份研报则指出,进口替代是未来十年医疗器械发展的主旋律,有更多领域将实现进口替代。
付雄表示,出于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看好,九州通未来将加速推进相关并购,“看重临床服务能力强、有专业医疗背景从业人员的企业。”
流通环节有优势、研发生产较薄弱
湖北医疗器械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如何?
中国康复联盟产业主席韦雨春介绍,湖北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约200亿元,在中部位居龙头,但在全国处于中游。
去年湖北GDP占全国比重约为4.3%,但医疗器械占全国比重为3.77%。与湖北经济地位相比,该产业还有提升空间。
具体到企业层面,湖北涉及医疗器械业务相关上市公司按营收排名为九州通、奥美医疗、塞力斯、明德生物,去年营收分别为871.36亿元、20.28亿元、13.17亿元、1.76亿元。
九州通业务构成中,医疗器械与计生用品销售收入为112.21亿元。将这块收入与其他三家公司相加后为147.43亿元,约占湖北70%行业份额。
这也意味着,这几家上市公司已成为湖北医疗器械主力军。在此,也分析下它们的发展形势。
在中国医药流通企业中,九州通的营收、利润弱于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但业绩增速远超这三家公司。
过去九州通专注于药品流通,医疗器械仅“搭着卖”。2007年开始,医疗器械部门权重不断升级,从部门蜕变为独立运作的集团公司。
与专注下游的九州通不同,奥美医疗主要生产纱布、无纺布这类医用敷料,为医疗器械上游玩家。
国内医用敷料规格略显混乱,单家医院甚至有20多种型号。相较之下,美国医用敷料规格少,供应成本较低。为此,奥美医疗一直选择主攻海外,去年单出口额就达18.09亿元。
2018年湖北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销售收入为112.21亿元。
数据来源:支点财经整理
营收第三名塞力斯则是典型的“代理商创业”。
该公司成立时,主要是代理销售体外诊断设备、试剂和耗材等医疗器械,后期则发展代理外的其他业务。
代理商特点在于了解市场,华为、联想等高科技领域企业都是先做代理起家,前文提及的迈瑞医疗也是如此。
第四名明德生物则是家“血统纯正”的研发生产类上市公司,其创始人陈莉莉和王颖是集学者型、实践型于一体的创业者。
医疗器械特点是市场高度细分,大型企业即使整体实力雄厚,但在某些具体细分市场却可能缺乏研发力量,便给予明德生物这类团队以机遇。
从以上分析能看出,湖北医药器械流通环节最为发达,医用辅料这类低值耗材也有一定优势,中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最为薄弱。
高值耗材或为突破口
要补齐短板,招商引资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在美国工作多年的湖北麻城人薛敏所创办的联影,是家50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企业。如今,薛敏将投资50亿元的联影第二总部落户武汉光谷。
联影主攻领域为CT、核磁共振成像等高端医疗设备。薛敏介绍,其武汉总部将带动近百家供应商发展,并推动芯片、传感器等相关产业升级。
更难的,则是如何培育土生土长的“鲨鱼苗”。
选好突破口,是第一步。
医疗器械是高度细分的领域。其中,耗材销售像是“打井”,只要打了井,每天都有水喝,而医疗影像这类大型设备则“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从国内格局看,深圳是大型设备产业配套最成熟的地区,武汉与之相比缺乏差异化优势。在付雄看来,高值医用耗材可作为方向之一。
据了解,我国高值耗材仍处起步阶段。但由于国产、进口产品存在巨大价格差,进口替代趋势已日趋明显。
确定方向后,更重要的是培养行业生态。如果生态够好,诞生的“鲨鱼苗”够多,按照概率也会有批企业最终胜出。
谈及此事,有必要将“美国模式”进行详述。
药品研发往往能覆盖数量较多的患者群体,但医疗器械不同。如腹腔镜这类设备只有做腹腔微创手术的科室才需要,终端客户比较有限。
为此,大型企业虽有规模、管理、营销优势,但无法兼顾某些细分市场。于是,美国很多创新都是由小型企业完成,这些创业者会用最快速度完成产品研发,再将技术转让或将公司出售给大企业。
散兵游勇难成大事,资源整合才是王道。美敦力这类巨头,大半家业都是靠“买买买”而来。
与美国相比,湖北在生态方面尚有差距。
一是拥有原创性技术的中小型企业还不够多。
创新类医疗器械往往是高利润、低竞争的蓝海,但前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要拿到注册证、将产品列入醫保也都颇有难度。
多数中小型企业为了生存,只能做些仿制类项目,或走“短平快”的代理路线,在研发环节后劲不足。
二是缺少整合者。
从全国范围来看,迈瑞医疗、鱼跃医疗已向美敦力积极学习,通过并购交易不断扩充产品线。
湖北的奥美医疗、明德生物一者聚焦低值耗材,一者体量较小。除九州通在器械流通领域进行大量并购外,尚缺乏能整合研发生产类企业的巨头。
呼唤“行业整合者”
医疗器械是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湖北要想在行业生态方面取得突破,应在以下方面对症下药。
第一,在政策、资金层面对企业予以支持。
天风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郑薇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政府可以制定相应产业规划,并配套投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
付雄建议,湖北可考虑在公立医疗采购、医保报销方面,向质量、服务达标的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适当倾斜。
“只要本土企业医疗器械销量能得到保证,就会自动带动更多资本流入,形成良性循环。”付雄说。
第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原创技术,往往来源于应用研究的支持。
“湖北高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有大量器械方面的科研成果。然而,很多成果都未转化为最终生产力。”付雄说。
付雄建议,政策上可允许上述机构人员在企业兼职或自主创业,鼓励企业与上述机构共建实验室、共享资源。
第三,支持大型企业推动生产研发环节的并购重组。
针对有资本实力、技术积累、有意愿扎根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政府可通过产业基金支持其推进行业并购。
具体到并购策略选择,则有很多门道。
广证恒生首席研究官袁季表示,体量大的企业应进行跨赛道并购,从而突破行业天花板,次一级的则通过并购抢占本赛道份额。
对中小型企业而言,被大企业并购则是重要的退出渠道。
第四,国资平台可适度参与到产业整合过程之中。
美国南加州大学制药科学博士徐实认为,从医保控费角度看,大型国企的参与是颇为有效的对冲方式。但从全国范围看,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规模优势。
华润医疗曾一度接近整合者的角色,但在2014年公司逐步出售了旗下的医疗器械企业,去承接医院业务,转型为医疗服务提供者。
由此观点推断,湖北可在这方面予以突破。
第五,在技能型人才方面发力。
目前,湖北高校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从事医疗器械基础维修、营销等工作的意愿普遍不足。
长江职业学院已在湖北高职院校中首次组建了医疗器械专业,目的便是为解决器械管理、维护、营销技能型人才缺乏的问题。
不过,目前培养此类人才的高校依然不足,此类人才依然有短板。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只是仿制国外产品,湖北也拥有广阔空间。
一位业内人士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现阶段湖北医疗器械行业自主创新水平还不够,一些不愿或不能开发新品的创业者则可考虑聚焦仿制品种,在性价比、售后服务方面建立优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