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收起左侧

铁路通信防雷技术浅谈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7506
主题
41
精华
0
墨水
112

发表于 2022-2-27 18: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铁路工作已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通信技术尤为重要,本文从铁路通信设备防护措施出发进行研究,探索了如何进行铁路通信设备的雷电防护,去报铁路运输安全运行。
关键词:铁路;通信设备;防雷
中图分类号:U285.6文献标识码:A
前言由于铁路的各方面的优势,占地面积少、使用能耗低、运输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能好、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极大的优势。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一个更加完善先进的铁路运输网络。铁路通信信号是运输生产的基础,是铁路实现集中统一指挥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改进管理水平的重要设施。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通信信号技术是铁路运输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之一,为铁路提供了重要支撑,是客运高速和货运重载安全的重要保证。由于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很容易损坏相应的电子、电气设备,并且部分通信信号设备安装在室外,增加了雷击概率。在铁路迅速发展的当前,需要从细节抓起、从源头治理、全方位着手做好通信信号设施的防雷工作。
1 雷电形成及对通信信号设备的损害
1.1雷电形成雷电是夏季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雷电每时每刻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雷电是带电云层与建筑物、大地或其他物体之间的迅猛放电现象。当带电的云层移动接近地面或地面建筑物时,由于静电感应的原因,使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云层与地面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电场达到可以击穿空气强度时开始放电。当到达距离地面50m左右时,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出现很大的雷电流,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形成雷电。雷电有3种危害形式:(1)带电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的放电现象,即直击雷;(2)带电云层在静电感应下,使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即感应雷;(3)火球形状的,雷击之后有臭氧、二氧化碳或硫磺气味的球雷。
1.2雷电对铁路通信设备的损害铁路通信设备本身属于电子设备,其绝缘耐压程度都较低,很容易受到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损坏。目前,雷电对铁路通信设备的损害途径有3种:(1)通过220V交流电源供电线路侵入;(2)通过计算机通信线路侵入;(3)通过接地体侵入。雷电入侵过程中,雷电直击装有通信设备的建筑物或附近的构筑物时,雷电电磁脉冲将在系统内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坏;感应雷主要是在户外传输的线路、设备间的连接线上产生电磁感应并侵入设备,使通信设备造成损坏;未装避雷器或避雷器失效时,雷电击穿绝缘器件,使电源设备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从而破坏通信设备。
2 铁路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
2.1防雷设备
2.1.1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避免直接雷击的装置。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各部分应牢固焊接,防止断开,其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
2.1.2接闪线也叫架空地线,是保护架空线路免遭雷击的装置,其将雷电引向自己并通过接地系统导入大地,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2.1.3接闪网、接闪带主要用于建筑物防雷保护。接闪网、接闪带又称避雷网、避雷带,材料宜采用圆钢或扁钢。
2.1.4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又叫做电压限制器,或成为过电压保护器。它的作用是把已侵入传输线路的雷电高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用电设备不被高电压冲击击穿。
2.2室外防雷措施现行铁路信号电缆一般长达几十公里,因此各电缆之间必须做好屏蔽连接,且首尾和中间适当位置多处接地,从而达到防雷的目的。
2.3室内防雷措施(1)在电源线路入口、室内核心电子机柜的单元电源入口安装SPD,防止浪涌电压对电子设备的危害。(2)信号楼天面、机械室、计算机房、电源屏室、控制室等做好均压措施,防止电压差对设备的危害。(3)在机械室安装法拉第笼,屏蔽其附近遭受雷击后产生的强电磁场的干扰。
3 结论在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做好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的防雷工作至关重要,防雷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整个运输部的安全运输生产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因此,在整个防雷体系中,应从外部到内部统筹综合考虑,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毓杰.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S].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S].
[4]李祥超.防雷工程设计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