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收起左侧

运用影视资源,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小学生

Rank: 2Rank: 2

积分成就
UID
3760
主题
53
精华
0
墨水
142

发表于 2022-2-27 18: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的工作迫在眉睫,我们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就要借助课程资源的力量,不能将影视资源与文本对立起来,其实影视资源与文本的关系密切,影视艺术含有文学艺术的一些特点,可以取影视资源之精华推动阅读教学,为阅读教学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影视资源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可以促使学生思考,阅读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阅读有多重要毋庸置疑。当前语文教育界的许多学者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厚,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多,阅读量很少,能达到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要求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的工作迫在眉睫,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借助课程资源的力量,不能将影视资源与文本对立起来,其实影视资源与文本的关系密切,影视艺术含有文学艺术的一些特点,可以取影视资源之精华推动阅读教学,为阅读教学开辟新途径。
一、有助于学生对诗歌与散文学习难点的突破
诗歌散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的分量,语文新课程要求高中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评价。对于一般的诗歌散文学生容易读懂,但有一些相对晦涩的诗歌散文,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那些用典较多又涉及诸多古代文化史常识的古诗文更令学生害怕。
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理解。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由于离我们的生活年代久远,一方面诗歌里的有许多意象,学生只闻其名未见其形,难以理解也无法想象,另一方面诗歌中营造的优美意境,由于学生缺乏想象力,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好。如在学习《诗经》和《离骚》时,里面涉及香草、花木等意向,学生从未见过,我们可以借助对应的影视资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起兴的手法,以及一些美好意向所蕴含的作者的深情。在教授《蜀道难》时,可以播放关于蜀道的音乐风光视频,让学生体会蜀道的高危险峻,体会诗人要抒发的情感。依据教育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学生认识事物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此才能深入领略诗歌的魅力。
有助于学生对诗歌中抽象事物的深入理解。在古典诗歌之中,除了具体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些抽象的事物,这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这时教师可根据诗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影视资源,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箜篌音乐的优美和弹奏者高超的技艺,即便如此可能学生还是很难真正理解那种音乐美,如果我们播放相应的箜篌演奏视频,让学生了解箜篌乐器和箜篌音乐的美妙,学生肯定会兴味盎然,从中获取知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很多“经、史、子、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章节都被选入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案例,这些传统经典作品对于当下的高中生来说仍是比较晦涩难懂的,学生即使知道古诗文很重要,但出于畏难心理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而引入影视资源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教学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的《论语》时,引入相关影视资源于丹的《论语心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加深记忆;教授唐代诗歌时,可引入《唐之韵》,加深学生对唐代诗人生平的了解及诗歌创作背景的理解,更深入地解读诗歌。
还可以利用影视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描述相符的情境中,使他们受到感染,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在导入《春江花月夜》时,可以边播放图片音乐边话家常,用图片音乐营造鉴赏诗歌的意境,这样做能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准备,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该诗的兴趣。
二、有助于学生对小说与戏剧学习难点的突破
鲁迅曾说:“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的确将影视引入到小说阅读中,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想象单薄的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人物、情节与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也是小说阅读重点要把握的方面,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重点要把握的是人物的出场、人物的性格及环境描写,由于这是节选文段,情节比较简单,加之无头无尾,这有可能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利于对小说的鉴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本)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视频。一方面让学生感受里面的环境,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观察里面的人物出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演员邓婕将王熙凤这个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观看她出场的视频后,肯定印象会更深刻。
圣·托马斯·阿奎那说:“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与听觉。”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影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系统,让学生更充分感受美的存在。如在教学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时,学生对相关戏曲知识的缺乏,有碍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妨让学生欣赏相应的戏剧片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古典戏曲艺术,感受她的无限魅力,加深对戏曲的理解。又如在话剧《雷雨》教学时,里面的一些人物性格多面,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剧本之后,欣赏相应的话剧,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的创作特色、戏剧冲突及人物性格,达到深入解读话剧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雷雨》,并引导学生比较探究戏剧艺术与电影艺术创作手法的异同。而在教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电影《哈姆莱特》,电影的直观性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哈姆莱特的双重性格,作为王子他有犹疑不决又忧郁的一面,而作为人文主义者他有富有理想、机智勇敢、胸襟开阔、疾恶如仇的一面。此外,还可借助影视比较中外艺术创作手法与风格的异同。
三、有助于学生对新闻与科普文章学习难点的突破
在信息化时代的21世纪,各种各样的新闻报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新闻,要了解国际大事、国家政策、社会动态和百姓生活,就离不开看新闻,收看新闻是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而研读新闻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重视新闻类文体的教学。在进行新闻类文体教学时,因为教材选入烦人新闻篇目已经缺乏时效性,新闻的背景离学生较远,这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较大障碍。针对这样的难题,人教版《语文教师培训手册》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可以找香港回归的纪录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置身香港回归祖国的气氛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品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可以找一些纳粹暴行的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纳粹暴行产生的巨大危害,并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懂得珍爱和平珍惜生命。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社会的扫盲不是文字盲,而是文化盲,是科学盲。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就很难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教育的功能之一是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为将来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科普说明文大多篇幅较长,有些学生未接触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所以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容易流于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中引入相关的影视资源,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学得更有效率。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是一篇建筑学的说明文,文章很长,涉及的建筑知识很多,学生很难理解“斗拱”“翼角”“脊吻”“瓦当”等专业术语,阅读起来有一定障碍,如果借助相关影视资料,学生就能在欣赏直观的画面中理解中国建筑的美及特征。再如《作为生物的社会》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学生读来还是比较有趣味的,只是里面有较多关于生物学的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限制了对文本的理解,如果恰当地引入一些影视资料,则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有助于他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四、有助于学生拓展课外名著阅读
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让学生实现这一阅读目标,可以借助影视资源的辅助。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语文教学直面的艰巨任务。身处于读图时代,这一目标的实现就更应具有现实关怀。从现实出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因此,可以先布置他们熟悉原著内容,然后根据需要选播与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比如组织观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现代文学的代表《雷雨》、《林家铺子》、《骆驼祥子》、《子夜》、《围城》,当代先锋作家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获奖影片《芙蓉镇》、《红河谷》,反映时代特征的《天下无贼》、《落叶归根》,世界名片《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老人与海》、《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将对学生的语文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视觉艺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影视对学生的影响已经非同一般,学生喜欢观赏影视,我们不可能遮住他们明亮的眼睛,也不能捂住他们灵敏的耳朵,不让他们观看影视,而应该因势利导,教给他们相关的影视知识,教会他们进行品鉴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使学生不再把观看影视看做是娱乐生活,而是应该重视起来消除不良影响,用影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的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
[3]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50.
[4]张德鑫.电视汉语教学片的原理和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5]李青岚.影视资源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