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域名出售 微信:  hucheng114

网站内容整理中,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处理

友情文档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2|回复: 0
收起左侧

象征主义文学视角下对艾略特《荒原》的解读

[复制链接]
等级头衔

等級:初中生

Rank: 3

积分成就
UID
2983
主题
55
精华
0
墨水
150

发表于 2022-2-27 19: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象征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的中叶,很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统治也开始失望、怀疑、否定,使得传统的理性道德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表现了这种社会心态和作家的心理特征。托马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对阶级统治下的社会形态的反映。《荒原》是艾略特中期非常著名的作品,是西方现代诗歌中一部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象征主义视角对《荒原》进行解读。
关键词:艾略特:象征主义;荒原
象征主义文学是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并于20世纪初期扩及欧美各国的一个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它的成就主要涵盖戏剧和诗歌,其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象征主义的文学创作一个主要的步骤就是使用对比、联想、暗示、烘托等方法进行创作,艾略特是一位杰出的象征主義文学代表者,《情歌》《荒原》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荒原》进行解读,了解艾略特作品中的象征主义。
一、艾略特生平与创作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是欧美文学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大师,是20世纪西方的诗魂。20世纪欧美文坛上影响极大的诗人,也是著名的批评家和戏剧家,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长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西方诗歌中的里程碑。
二、象征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
首先,它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在文学用语里,象征指某种物质的东西借助联想而表示某些其他非物质的东西。它把一个形象(类似之物)同这个形象暗示的或唤起的一种观念或概念(主观之物)联结在一起,如爬楼梯的形象被用来暗示一个人精神升华的过程。美国劳伦斯·坡林教授认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象征主义诗歌的“象征”就采用这一涵义,用“象征”这种方法,暗示作品的主题或作者的内心世界。
其次,象征主义诗歌强调“感应”和“通感”。波德莱尔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形式与内容、各种艺术之间都存在着感应的关系。象征主义还强调神秘美和通感的意义。象征主义诗人认为在象征的世界里,各种感官的作用彼此互通,这就是通感。通感是指某一感官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感觉经验,在文学上表示用一种感觉对另一种感觉的描写,如色彩对声音,气味对色彩,声音对气味等。
再次,在艺术上,象征主义诗歌广泛使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表现自然现象和自我之间的相通。
象征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文学现象,艺术上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作家身上和不同的作品中,往往都接受有其他文学艺术等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倾向。如英美以叶芝、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主义,就结合了英国玄学诗的传统和写实倾向,形成了他们具有独特风格的现代诗派。
三、诗歌解读
(一)《荒原》的思想内容
《荒原》是西方现代诗歌中一部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荒原》被英美文学界认为是一篇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幻灭感的划时代杰作,是战后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的最凝练的概括。它的晦涩难懂是举世闻名的,但正如有评论家所说,你可以不喜欢艾略特的诗歌,但你不能不读它,因为他的诗歌改变了一代人的欣赏趣味,创立了一整套新的鉴赏标准。
《荒原》是表现现代西方人精神崩溃的史诗,它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浸透了诗人的忧虑和绝望,孕育着深刻的悲剧性。“荒原”的意象既是西方文明没落的象征,也是现代西方人精神衰败的象征。诗中那座“缥缈的城市”伦敦,正是西方社会的缩影。在这里,人们没有信仰,没有希望,醉生梦死,放纵情欲,犹如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诗人在此触及到20世纪西方世界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一个丧失了价值标准的社会里,人的生存意义必然受到怀疑,人的出路也必然成为一个难以索解的困惑谜题。
《荒原》从各种神话和传说中截取的正是那种荒原何以荒芜,又如何才能复苏的象征意味。通过诗中处处潜藏着的相关暗示和意象,诗人意在说明,战后西方失去了信仰,犹如先民失去了他们的繁殖神,因而变成了一片精神荒原,只有回归宗教,重新获得信仰,现代西方人才能像先民们找回他们的繁殖神那样,使倾颓的西方文明获得新生。
(二)《荒原》的艺术特征
1.大量运用典故。旁征博引,大量穿插神话传说和历代文学名著中的片断。《荒原》把读者引入为象征主义独具的神话体系,将玄学典故,宗教故事和象征意象融为一体,表现出不可捉模的空灵与虚幻。
2.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象征的奇特性与交叉性。
3.场面、景象衔接很突兀,全诗充满了枯槁、干涸、破碎、散乱、空虚、孤独、丑陋、衰老、荒蛮、死尸等意象。诗中出现了四个意象系统。一是“枯萎”,诗中大量出现枯萎的意象。二是“死亡”,这类意象在诗中出现最多。三是“情欲”,这是导致“枯萎”“死亡”的原因。四是“再生”,这类意象较少,但也是贯穿首尾的。
这几类意象在诗中重叠扭结,反复再现,近似一部思想的交响乐诗。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
它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如果说展示“荒原”和“荒原人”的情景是它的全部主题的话,那么“拯救荒原”就应该是它的副部主题,其余各个小的动机则围绕着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显示和对比中交织展开,也就是说,荒原的主要主题就是“荒”和“救”,其中“救”的主题又次于“荒”的主题。
四、结语
全诗以其形象的象征手法把荒原上枯萎——死亡图景——再生的希望贯穿成一条主线,构画出西方人大战后的精神病态,表达出对世界的失望和怨恨,凝炼地概括了整整一代人普遍的幻灭感和没落情绪,同时也宣传了一种抽象的道德信仰,试图从宗教里受到启发,得到精神上的拯救,还倾注了诗人对新生力量的渴望。体现了艾略特为传统的宗教哲学寻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