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肠套叠来势凶猛,诊断时间的早晚也决定了医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越早发现治疗,孩子的痛苦就越少,危险性也越小。 10个月内婴儿容易得肠套叠 所谓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另一部分内,形成肠梗阻。 肠套叠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小儿肠套叠几乎全为原发性(肠道本身无疾病的),尤其是十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处于需要加辅食的年龄,容易因饮食改变等原因造成肠蠕动不规则,从而导致肠套叠。肠套叠的危险在于,套叠肠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管如果压迫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会使套入的肠管血液循环受阻,可能进一步发生肠坏死,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四大要点,及时发现肠套叠 小儿患肠套叠,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是在家里,家长如何能做到及时发现呢?那就要掌握四个要点,即:阵发性哭吵、呕吐、大便出血、腹部肿块。 1、阵发性哭吵: 阵发性较有规律的哭闹是肠套叠的重要特点,大多数病儿突然出现大声哭闹,有时伴有面色苍白、额出冷汗,持续约10-20分钟后恢复安静,但隔不久后又哭闹不安。 2、呕吐: 哭吵开始不久即出现呕吐,吐出物为乳汁或食物残渣等,以后呕吐物中可带有胆汁。如果呕吐出粪臭的液体,说明肠管阻塞严重。 3、果酱样血便: 病后6-12小时,病儿常会排出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时为深红色血水,轻者只有少许血丝。 4、腹部肿块: 在肠套叠的早期,当孩子停止哭闹时,可以仔细检查他的腹部,能发现腹部有肿块,向肚脐部轻度弯曲。如果用手摸,可以在他的右上腹或右中腹摸到一个有弹性、略可活动的腊肠样肿块。 以上所说的阵发性哭吵、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肿块是肠套叠的四大症状,但不一定会表现出所有的症状。某些孩子可能没有呕吐或便血等症状,但绝大多数病儿都有阵发性哭闹。为了不耽误治疗,家长对阵发性哭闹超过三小时以上的婴儿,尤其是有拉稀、感冒或饮食改变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个送医要点 肠套叠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送医,这样会减少孩子的痛苦,避免危险发生。在送医过程中需注意: 立即禁食禁水,以减轻胃肠内的压力; 不能用止痛药,以防掩盖症状,影响诊断; 在途中,家长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呕吐物、大便的次数、量等,使自己在向医生讲述病情的时候做到尽可能详细。 文:潘捷 专家:龚代贤 瑞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本文由《聪明宝宝》提供 |
|